導航:首頁 > 網路信息 > 媒體在網路傳播虛假信息怎麼處罰

媒體在網路傳播虛假信息怎麼處罰

發布時間:2024-09-13 15:14:43

① 法律上對於造謠罪怎麼處罰

?法律上並沒有造謠罪的說法,只規定了誹謗罪,具體情況是根據涉案事實的嚴重程度來處罰的,一般情況下造成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可以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後果的可以處3-7年有期徒刑。

一、法律上對於造謠罪怎麼處罰?

?法律上並沒有造謠罪的說法,只規定了誹謗罪,根據《刑法》二百九十一條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造謠誹謗的認定條件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於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並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並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於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於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造謠罪並不屬於法律上規定的罪名,但造謠的行為可以構成法律上規定的誹謗罪,特別是犯罪分子發布不實信息而造成他人權益受損的,就是對他人人身權益侵犯的一種犯罪行為,要區分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的界限進行處理。

② 網路造謠法律上是怎麼處罰的

網路造謠法律上的處罰標準是根據涉案事實的嚴重程度來處罰的,造成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可以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了嚴重惡劣的影響的是可以處3-7年有期徒刑的,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一、網路造謠法律上是怎麼處罰的?

網路造謠應當承擔誹謗罪的刑事責任,法律上並沒有造謠罪的說法,只規定了誹謗罪,處罰標準是根據涉案事實的嚴重程度來認定的,根據《刑法》二百九十一條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造謠認定為誹謗罪的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與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犯罪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

客觀要件

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 誹謗罪

並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於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並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並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於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於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單位不能構成犯罪主體。

主觀要件

本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目的在於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罪。

由於造謠並不屬於法律上規定的罪名,但造謠的行為可以構成法律上規定的誹謗罪,特別是犯罪分子發布不實信息而造成他人權益受損的,就可以認定為誹謗罪,司法機關可以根據調查取證中認定的情節嚴重程度來進行判決處理。

閱讀全文

與媒體在網路傳播虛假信息怎麼處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javarename失敗 瀏覽:446
手機安裝文件名 瀏覽:254
施耐德手動編程怎麼樣 瀏覽:927
招標文件袋裡裝著什麼 瀏覽:28
微信登錄檢查網路連接失敗怎麼辦啊 瀏覽:593
數控半圓弧精加工手工編程怎麼編 瀏覽:451
在游戲app里叫什麼名字 瀏覽:560
什麼app網速能加快 瀏覽:377
如何下載win7鏡像文件 瀏覽:191
惠威m200mkii升級 瀏覽:304
滾子圓弧螺紋怎麼編程 瀏覽:326
哪個Java編程軟體好用 瀏覽:288
疫情防控圖片源文件 瀏覽:808
圖塊編程有哪些 瀏覽:504
資料庫校對規則utf8選哪個 瀏覽:124
qq頭像萌萌男生頭像 瀏覽:311
虛擬機的文件夾在哪裡打開 瀏覽:685
大數據大屏幕高多少寬多少 瀏覽:622
迅雷下載改文件名 瀏覽:583
武侯網站製作多少錢 瀏覽:59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