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科技大全 > erp系統上線前准備

erp系統上線前准備

發布時間:2021-12-04 01:37:46

① 實施ERP之前的准備工作

ERP實施前的准備工作
從理論上講,每一個企業都需要一套ERP系統來管理本公司的業務和事務,但實際上遠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一個企業是否上ERP系統,跟他的業務繁忙程度和管理需要是相適應的,只有當企業迫切感到人手不如電腦的時候,他才有上ERP系統的強烈願望,但上ERP系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做一定的准備,這樣才會有目的地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系統.
很多企業並不是很清楚自己的真實需要,隨著選型的深入,就越來越感到無所適從,因為每個ERP軟體都有其特點,看的多了,難免眼花繚亂,不好確定.
那選型前有那些准備工作要做呢?
如果已有系統在用,換ERP的目的在於使應用更深入和數據更集中,那麼就要列出在用軟體的優點、缺點和需要擴展的功能;如果之前沒有系統在用,那麼就需要把主要的業務流程梳理出來,找出使用ERP系統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具體來說,選型前必須准備好下面兩類問題:
1、列出主要業務流程,如銷售、采購,庫存,生產,財務,人事等主要管理流程,由於企業里管理流程很多,可以先准備主要的流程,最好畫出來,以利於跟ERP供應商交流。
2、列出各流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比如銷售流程中的發貨、信用、運費、回款,生產流程中物料轉移、變形、組合、分拆,人力資源中工資計算等問題,把每類問題的迫切點寫出來,寫仔細,那麼在跟供應商交流時,就很有針對性。
3、准備一套可以滿足管理需要的流程單據和示例性數據,以便於對ERP軟體進行測試,比如准備一個產品的BOM,以此來考核所需要的功能。
示例數據很重要,現在很多ERP供應商拒絕客戶示例數據,而用他自己的數據來演示,這樣就可能掩蓋一些問題,比如數據屬性與客戶要求的不一致等這樣會影響以後系統運行的問題。
細致的准備對於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ERP系統是必需的,因此,在邀供應商來洽談演示之前,需要做好這些事,實際上,准備越充分,選型就越會接近自己的需要,在這個基礎上選型,就會極大地提高以後實施的效率和成功的可能性。

② 請詳細總結ERP系統上線後需要進行哪些期初准備和系統初始化

首先糾正一點,期初准備一般都在ERP系統上線前准備的,為了這些數據的准確性,通常都會在ERP項目計劃中有所安排。回到樓主所提的問題,實際的ERP系統是包含很多功能,每個功能使用都有對應的期初數據准備和初始化動作。在此我舉兩個例子及其需要的期初准備和系統初始化:
一、傳統的采購、銷售、庫存,俗稱進銷存系統
期初准備:系統的商品編碼或稱物料編碼,系統的一碼對實際的一物;需使用的計量單位;實物的存放數據(數量、地點/庫位、批次若需、保質期若需);采購供應商的詳細資料(名稱、地址、聯系方式、交易方式、付款賬號等);客戶詳細資料(名稱、地址、聯系方式、交易方式、收款方式等);
系統初始化:商品編碼、實物的存放數據的導入;供應商、客戶資料導入;系統做賬參數設定(每月一個周期按照自然月份設定、負庫存出賬設定:是否允許無賬存也能做出庫處理、單據是否需要審核等)
二、財務系統,涉及會計做賬、憑證錄入、制定報表、付款管理、收款管理
期初准備:使用的幣別,本位幣(如中國大陸使用人民幣),外幣(美元、港幣、歐元等);適合自身的會計科目建立;每個科目的余額(比如:銀行賬戶余額、現金余額,供應商欠款、客戶代收款等);報表格式公式制定(常見三大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供應商資料、客戶資料與上面提及基本雷同此處省略;
系統初始化:幣別資料導入;會計科目資料導入;根據所屬地區設定會計賬期,國內基本使用年度自然月份;公司科目余額導入;
本人所說並非必須是這樣准備,只是給樓主方向,需要結合實際遇到的情況變化,歡迎一同交流討論

③ ERP上線前要准備哪些數據

ERP上線前要准備的數據包括:

  1. 成立數據小組,確定工作進度。

艱苦細致的工作要由踏實能乾的團隊擔當,嚴密的計劃和合理的組織是完成這項艱巨工作的保證。數據小組成員一般從各個部門的業務人員中抽調,由項目經理或指定的專人負責領導數據小組的工作。

數據小組的職責是分析數據准備的范圍,建立ERP編碼體系,組織必要的培訓,製作數據搜集表格模板,監督數據收集質量,並負責數據的最終導入和使用。在工作執行上,數據小組要根據ERP項目的實施進度,制定基礎數據整理的時間表,安排好小組成員的分工,並定期召開小組會議,溝通問題,推進工作。

2.數據整理自下而上、先易後難。

任何工作都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數據整理概莫能外。ERP基礎數據整理一般應遵循先易後難的工作次序,容易整理的公共數據先行整理,需要多次求精的局部數據後行整理。靜態數據相對固定,且花費時間長,可以先開始整理,動態數據在系統切換前整理即可。

第一手資料和數據保存在生產第一線,要將這些散亂的數據加以收集整理,很大程度上必須依賴企業的基層人員。因此,編碼小組應該在與一線人員充分溝通交流的基礎上設計出他們能夠理解和操作的數據收集表格,系統所需的欄位信息應囊括在表格中,然後下發到各個部門以供基層人員收集、記錄數據之用。

其實在沒上系統前,很多數據雖然存在,但沒有量化,收集的過程通常要根據數據的歷史經驗值統計得出。數據也不會一次就能准確,所以要做好每次版本的更新和管理,數據不能亂而且要越來越精確。基層將數據上報數據小組之前,部門應召集業務骨乾和有經驗的師傅對表格數據逐一討論和檢查,確保沒有遺漏、重復,也沒有過時、失實的數據。

3.把好數據錄入關。

各部門報來的數據不是孤立無關的,數據小組在拿到基層報來的數據後,必須做好各部門人員的溝通與協調工作,綜合平衡後再進行統計匯總。然後,備份電子文檔和紙制文檔,並註明整理人員、完成時間和最後版本,再由專人錄入系統。

手工錄入是艱巨而枯燥的重復工作,時間長了容易出錯,可以配合Excel表批量導入,有條件的也可以編寫數據轉換程序實現更快速、更完美的錄入。為保障數據錄入的質量,可以建立相應獎懲制度,一方面可以提高錄入人員的積極性,同時也督促其在錄入的同時進行認真的檢查。

④ 上ERP系統前,財務需要怎樣准備

不需要什麼准備。
准備下期初的數據就行了。

⑤ 如何進行ERP系統上線前數據准備

我們可以簡單地將ERP實施所要准備的數據分為兩大類:即靜態數據和動態數據,也可稱為基礎數據和事務數據。
靜態數據是指開展業務活動所需要的基礎數據,如物料基本信息、客戶、供應商數據、財務的科目體系等。其特點是它在整個數據的生命周期中基本保持不變,同時它是動態數據的基礎,公司所有業務人員通過調用靜態數據來保持同一數據在整個系統中的唯一性。

⑥ 公司上ERP軟體之前要做的准備工作有什麼

一般需要兩大基礎資料要及時、准確、完整的錄入系統 所有靜態基礎資料:料號、BOM、Routing、客戶,供應商、采購單價、銷售單價、會計科目等 ;所有動態資料:未交的銷售訂單,未交的采購訂單,未完工的生產工單,庫存初始化,固定資產初始化,財務帳簿的初始化等。

  1. 曲企劃部組織將公司的業務流程(崗位職責)詳細的疏理一遍.如果在此過程中能夠發現問題就及時更正。

  2. 找咨詢公司(有公司業務背景)或是找ERP供應商(有與公司行業成功上線),先進行第一步中的業務流程分析,得出雙方認為合理並認可的方案。

  3. 公司領導要足夠重視ERP上線.如果2中找的是ERP供應商(選型已結束),那麼雙方組織項目組。

⑦ 我的公司是一家生產型的企業,ERP系統上線需要做哪些准備工作

  1. 成立數據小組,確定工作進度。

艱苦細致的工作要由踏實能乾的團隊擔當,嚴密的計劃和合理的組織是完成這項艱巨工作的保證。數據小組成員一般從各個部門的業務人員中抽調,由項目經理或指定的專人負責領導數據小組的工作。數據小組的職責是分析數據准備的范圍,建立ERP編碼體系,組織必要的培訓,製作數據搜集表格模板,監督數據收集質量,並負責數據的最終導入和使用。在工作執行上,數據小組要根據ERP項目的實施進度,制定基礎數據整理的時間表,安排好小組成員的分工,並定期召開小組會議,溝通問題,推工作。

2. 數據整理自下而上、先易後難。

任何工作都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數據整理概莫能外。ERP基礎數據整理一般應遵循先易後難的工作次序,容易整理的公共數據先行整理,需要多次求精的局部數據後行整理。靜態數據相對固定,且花費時間長,可以先開始整理,動態數據在系統切換前整理即可。

第一手資料和數據保存在生產第一線,要將這些散亂的數據加以收集整理,很大程度上必須依賴企業的基層人員。因此,編碼小組應該在與一線人員充分溝通交流的基礎上設計出他們能夠理解和操作的數據收集表格,系統所需的欄位信息應囊括在表格中,然後下發到各個部門以供基層人員收集、記錄數據之用。

其實在沒上系統前,很多數據雖然存在,但沒有量化,收集的過程通常要根據數據的歷史經驗值統計得出。數據也不會一次就能准確,所以要做好每次版本的更新和管理,數據不能亂而且要越來越精確。基層將數據上報數據小組之前,部門應召集業務骨乾和有經驗的師傅對表格數據逐一討論和檢查,確保沒有遺漏、重復,也沒有過時、失實的數據。

3. 把好數據錄入關。

各部門報來的數據不是孤立無關的,數據小組在拿到基層報來的數據後,必須做好各部門人員的溝通與協調工作,綜合平衡後再進行統計匯總。然後,備份電子文檔和紙制文檔,並註明整理人員、完成時間和最後版本,再由專人錄入系統。手工錄入是艱巨而枯燥的重復工作,時間長了容易出錯,可以配合Excel表批量導入,有條件的也可以編寫數據轉換程序實現更快速、更完美的錄入。為保障數據錄入的質量,可以建立相應獎懲制度,一方面可以提高錄入人員的積極性,同時也督促其在錄入的同時進行認真的檢查。

基礎數據整理的工作重點

基礎數據整理工作很繁雜,沒有捷徑,但有方法。對於新上ERP的企業,在千頭萬緒的工作中,如果能夠抓住編碼這一主線,把握好物料主文件、物料清單(BOM)和庫存數據三個重點,就可以提綱挈領、一以貫之。

編碼

編碼是為了進行系統識別和檢索而對數據進行唯一的標識。凡是納入系統管理的數據均要對其進行編碼,包括物料編碼、供應商編碼、客戶編碼、庫位編碼、工作中心編碼、計劃員/采購員編碼等。首先確立統一的編碼原則。一個考慮周全、成熟的編碼體系需要結合行業標准和企業特點,並且跨部門反復討論,尤其多聽取基層和系統使用者的意見,確定最終方案。

編碼工作中最重要的是物料編碼。而規范化是准確性的前提,同一物料叫法不同的現象在企業中比較常見,所以在編碼前要先規范物料名稱及描述。物料描述應先描述物料主要屬性,後描述物料次要屬性,基本順序是名稱/型號或規格/尺寸/材料/顏色或表面處理/特殊要求。

先規范化之後再進行物料編碼,其中惟一性是最根本的要求。物料的編碼如同人的身份證號碼,是一一對應的,一物多碼或多物一碼都會造成信息混亂和失真,後期返工修改的工作量巨大。要明確,不同的物料,那怕有極微小的區別也不能用同一個編碼。一般來說,只要物料的物理狀態或化學性質有變化,在製品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入倉,半成品作為配件對外銷售或用於售後服務,就必須為其指定一個編碼。

在手工環境下,為了便於記憶和識別,人們喜歡有含義的編碼。在如今計算機系統環境下,提倡編碼簡單化,盡可能使用無含義的編碼體系,不要將圖號反應在編碼中。不同的ERP系統,會有不同的編碼要求。總體來說,建議物料編碼採用全數字編碼,如大類+分類+流水號,也可以採用數字和英文字母的組合,但不要使用特殊字元,避免使用易與數字混淆的字母。編碼要考慮可擴展性,隨著企業的發展,要為日後新增物料繼續按照原有的編碼規則進行編碼留足空間,但另一方面編碼位數太長則錄入時易錯,增加工作量。編碼導入系統後不要隨便修改,由於相互關聯性,一處編碼的修改可能會導致相關聯的信息的紊亂。還要注意,即使某物料以後不再使用,其編碼也不能重新分配給其他物料使用。

物料主文件

物料主文件就是物料的檔案,記錄著該物料的各種參數、屬性及相關信息,如物料編碼、名稱、計量單位、物料類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來源類型(自製件/采購件)、損耗率/產出率、各種提前期(運行、准備、檢驗等)、財務成本信息等等。所有要在系統里使用的物料都必須先在物料主文件里建立記錄,有了物料主文件才能據此建立其他相關的數據文件,所以設置物料主文件是物料編碼完成後接著要做的基礎性工作。

ERP系統里提供了許多物料的描述參數,在實際應用中不一定對每個參數都要設置,只需設置那些系統運行時必需的以及企業對物料管理時用到的參數。進行物料參數設置時,有些欄位的內容可以從系統提供的選擇項中選擇,有些必須自己先定義才能選擇使用。

物料清單(BOM)

BOM表明一個產品由哪些原材料及零件構成,以及他們之間的層次隸屬關系。BOM表的結構層次一定要清楚明了。一般來說,BOM包括父項物料代碼、名稱,子項物料代碼、名稱、類型、數量、批號、提前期偏置、損耗率、工作中心和工序號等欄位。子項類型表明子項是作為普通物料消耗在父項的製造過程中,還是作為工具、圖紙、副產品、關聯產品等存在。數量類型用來說明所給出的數量是用於一個單位的父項還是一份訂單。多數情況下,子項數量類型是用於一個單位父項的,但對於工具、圖紙以及生產過程的消耗品,其數量則應是用於一份訂單的。子項提前期偏置指出子項物料需求日可以遲於父項物料開工的天數。損耗率也稱為殘料率,指明生產過程中其損耗的程度。

BOM是製造型企業的核心文件,也是源頭文件,與每個部門都有關系。圖號亂、圖紙錯、工程變更、圖紙修改、審批、發放的隨意性在很多企業司空見慣。所以,管好研發源頭,整理BOM以達到更高的准確率,是避免一物多碼、避免日後影響生產交貨等一系列問題的關鍵。BOM來自生產又指導生產,所以整理BOM不能過分依賴工程技術部門,而必須由工程技術部門和生產製造部門密切配合,通過建立交叉會審和訂單評審機制,確定準確的BOM。BOM建立後,應及時進行備份,同時利用BOM導入模板批量導入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不同的用途,BOM有許多種類,最常見的是工程BOM和生產BOM,它們是不同的。工程BOM是供設計開發用的,生產BOM是供批量生產用的,它是在工程BOM的基礎上根據工藝裝配要求完善的。通常,工程BOM在確認完成後可以直接晉級為生產BOM,生產BOM也可以直接手工輸入。提高BOM的准確性同樣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需要在實際的生產中驗證,並根據生產工藝和工程變更不斷維護,持之以恆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水平。

庫存數據

庫存數據是動態數據,是ERP系統基礎數據源之一。系統的有效運行離不開准確的庫存數據支撐,整理庫存數據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是建立健全倉庫管理制度,加強對倉管員的培訓、考核和激勵; 二是規范各項制度的執行,物料收發、借退補換都要按流程操作; 三是下大力氣盤點庫存,對重點物料、薄弱環節重點檢查,分析差異原因,提高賬物相符率。這些是基礎性工作,也是日常性工作。

在ERP系統中要設置倉庫類型和庫區庫位。製造型企業倉庫類型有: 原材料庫、半成品庫、成品庫、副產品庫、廢品庫、配件庫等。庫區的設置主要以物理方位進行,或者根據實地的劃分,按序號來分區。庫位就是指倉庫中物料存放的貨架,庫位的設置要與實際情況對應和一致,便於對建庫、移庫和出入庫等常用操作實時反映。

基礎資料的維護

數據質量是數據的生命,錯誤的數據不但沒有任何意義,而且干擾生產。外界環境和生產情況在不斷變化,數據准確度是個相對的概念,目前數據准確並不代表一直都准確。所以對於靜態數據和動態數據都要不斷調整和優化,這是長期的、無止境的。

及時錄入是保證數據質量的前提。數據延遲錄入,會造成系統數據與實際數據不一致,系統可信度和實用度降低。為了防止這種問題的發生,要教育系統操作人員做到日事日畢,業務處理與數據錄入同步進行,單據錄入不過夜,不搞積壓突擊錄入。

持續維護是提高數據質量的保證。不管如何努力,數據都不大可能百分百的准確,我們所談的數據准確是指數據的錯誤率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所以,重要的是在具體工作中,通過系統運行結果與實際進行校驗,不斷修正數據和參數,使其逐步貼近生產、符合實際。

毫無疑問,基礎數據整理是個艱苦細致的工作,數據質量的提高是個漸進和求精的過程。實施ERP的企業一定要高度重視基礎數據的整理,如果基礎數據達到了及時性、准確性和完整性的要求,系統切換上線只是水到渠成,ERP發揮效益也將近在咫尺。需要企業信息部門在企業各業務部門進行大致調研,了解到大致需求,然後整理出ERP系統的需求報告提交給企業高層進行審批,審批的同時,你可以約幾家ERP廠家,讓他們對自己的ERP進行介紹和演示,等到報告審批下來,你就可以組織ERP系統項目的招標。
召開項目啟動會之前,需要確定項目大體計劃,並且將項目組織架構完成,包括領導組和工作組,工作組里包括流程設計、數據採集等,確定關鍵用戶。你得准備系統測試伺服器,包括ERP服務和資料庫伺服器。廠商會協助你們進行業務調研,結合行業內的標准功能模塊與你們的需求,設計系統DEM流程,然後固化在系統中。中期就是基礎數據的導入,在系統中進行測試。後期就是對關鍵用戶與最終用戶的培訓,以及系統的試運行,正式上線。

⑧ 企業ERP上線前要准備哪些數據

數據對ERP系統的重要性。數據如人體的血液,是系統運行的支撐和前提,基礎數據則是系統信息的根源,由此才能構築統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說,造成項目延期,系統不能順利切換,或系統用不起來,八成是因為基礎數據不準確。
ERP系統的基礎數據量大面廣,從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類,如靜態數據和動態數據、顯性數據和隱性數據、主數據和輔助數據。靜態數據是不隨時間或其他數據變化而變化的數據,是企業公用的數據,同時又是動態數據的基礎。靜態數據包括系統設置所用到的數據和系統運行實際業務所用到的數據,具體有會計科目、各種比率參數、庫位和物料主文件、BOM表、供應商主文件、客戶主文件、賬號及銀行主文件等。動態數據是每筆具體業務發生時產生的數據,它隨時間點不同而變動。動態數據按照時間點來分,又可以分為期初數據和日常數據。期初數據包括系統上線切換時點的總賬余額、車間在製品余額、庫存余額、未結三大訂單(CO、PO、MO)。
從另一角度來說,物料主文件、BOM、供應商/客戶信息、會計科目等屬於顯性數據,而系統配置的各種參數則是隱性數據,這些數據在業務中雖不可見,但卻能影響到系統運算的結果。對另一種劃分方式而言,顯性數據如物料主文件、BOM、供應商/客戶信息、會計科目又被稱為主數據,而會計期間、貨幣和匯率、銀行主文件、工廠日歷、付款方式、計量單位、結算方式、憑證類型等數據稱之為輔助數據。
ERP系統就是根據這些基礎數據,按照內部邏輯經過運算形成各種報告報表,供管理者掌握生產經營狀況,從而進行分析和決策的。
基礎數據整理是實施過程頭緒最多、工作量最大、耗時最長、涉及面最廣、最容易出錯的部分,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
1.成立數據小組,確定工作進度。
艱苦細致的工作要由踏實能乾的團隊擔當,嚴密的計劃和合理的組織是完成這項艱巨工作的保證。數據小組成員一般從各個部門的業務人員中抽調,由項目經理或指定的專人負責領導數據小組的工作。數據小組的職責是分析數據准備的范圍,建立ERP編碼體系,組織必要的培訓,製作數據搜集表格模板,監督數據收集質量,並負責數據的最終導入和使用。在工作執行上,數據小組要根據ERP項目的實施進度,制定基礎數據整理的時間表,安排好小組成員的分工,並定期召開小組會議,溝通問題,推進工作。
2.數據整理自下而上、先易後難。
任何工作都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數據整理概莫能外。ERP基礎數據整理一般應遵循先易後難的工作次序,容易整理的公共數據先行整理,需要多次求精的局部數據後行整理。靜態數據相對固定,且花費時間長,可以先開始整理,動態數據在系統切換前整理即可。
第一手資料和數據保存在生產第一線,要將這些散亂的數據加以收集整理,很大程度上必須依賴企業的基層人員。因此,編碼小組應該在與一線人員充分溝通交流的基礎上設計出他們能夠理解和操作的數據收集表格,系統所需的欄位信息應囊括在表格中,然後下發到各個部門以供基層人員收集、記錄數據之用。
其實在沒上系統前,很多數據雖然存在,但沒有量化,收集的過程通常要根據數據的歷史經驗值統計得出。數據也不會一次就能准確,所以要做好每次版本的更新和管理,數據不能亂而且要越來越精確。基層將數據上報數據小組之前,部門應召集業務骨乾和有經驗的師傅對表格數據逐一討論和檢查,確保沒有遺漏、重復,也沒有過時、失實的數據。
3.把好數據錄入關。
各部門報來的數據不是孤立無關的,數據小組在拿到基層報來的數據後,必須做好各部門人員的溝通與協調工作,綜合平衡後再進行統計匯總。然後,備份電子文檔和紙制文檔,並註明整理人員、完成時間和最後版本,再由專人錄入系統。手工錄入是艱巨而枯燥的重復工作,時間長了容易出錯,可以配合Excel表批量導入,有條件的也可以編寫數據轉換程序實現更快速、更完美的錄入。為保障數據錄入的質量,可以建立相應獎懲制度,一方面可以提高錄入人員的積極性,同時也督促其在錄入的同時進行認真的檢查。
基礎數據整理的工作重點
基礎數據整理工作很繁雜,沒有捷徑,但有方法。對於新上ERP的企業,在千頭萬緒的工作中,如果能夠抓住編碼這一主線,把握好物料主文件、物料清單(BOM)和庫存數據三個重點,就可以提綱挈領、一以貫之。
編碼編碼是為了進行系統識別和檢索而對數據進行唯一的標識。凡是納入系統管理的數據均要對其進行編碼,包括物料編碼、供應商編碼、客戶編碼、庫位編碼、工作中心編碼、計劃員/采購員編碼等。首先確立統一的編碼原則。一個考慮周全、成熟的編碼體系需要結合行業標准和企業特點,並且跨部門反復討論,尤其多聽取基層和系統使用者的意見,確定最終方案。
編碼工作中最重要的是物料編碼。而規范化是准確性的前提,同一物料叫法不同的現象在企業中比較常見,所以在編碼前要先規范物料名稱及描述。物料描述應先描述物料主要屬性,後描述物料次要屬性,基本順序是名稱/型號或規格/尺寸/材料/顏色或表面處理/特殊要求。

⑨ 如何進行ERP系統上線前數據准備87

由此可見,數據對ERP系統的重要性。數據如人體的血液,是系統運行的支撐和前提,基礎數據則是系統信息的根源,由此才能構築統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說,造成項目延期,系統不能順利切換,或系統用不起來,八成是因為基礎數據不準確。 ERP系統的基礎數據量大面廣,從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類,如靜態數據和動態數據、顯性數據和隱性數據、主數據和輔助數據。靜態數據是不隨時間或其他數據變化而變化的數據,是企業公用的數據,同時又是動態數據的基礎。靜態數據包括系統設置所用到的數據和系統運行實際業務所用到的數據,具體有會計科目、各種比率參數、庫位和物料主文件、BOM表、供應商主文件、客戶主文件、賬號及銀行主文件等。動態數據是每筆具體業務發生時產生的數據,它隨時間點不同而變動。動態數據按照時間點來分,又可以分為期初數據和日常數據。期初數據包括系統上線切換時點的總賬余額、車間在製品余額、庫存余額、未結三大訂單(CO、PO、MO)。 從另一角度來說,物料主文件、BOM、供應商/客戶信息、會計科目等屬於顯性數據,而系統配置的各種參數則是隱性數據,這些數據在業務中雖不可見,但卻能影響到系統運算的結果。對另一種劃分方式而言,顯性數據如物料主文件、BOM、供應商/客戶信息、會計科目又被稱為主數據,而會計期間、貨幣和匯率、銀行主文件、工廠日歷、付款方式、計量單位、結算方式、憑證類型等數據稱之為輔助數據。 ERP系統就是根據這些基礎數據,按照內部邏輯經過運算形成各種報告報表,供管理者掌握生產經營狀況,從而進行分析和決策的。 基礎數據整理是實施過程頭緒最多、工作量最大、耗時最長、涉及面最廣、最容易出錯的部分,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 1.成立數據小組,確定工作進度。 艱苦細致的工作要由踏實能乾的團隊擔當,嚴密的計劃和合理的組織是完成這項艱巨工作的保證。數據小組成員一般從各個部門的業務人員中抽調,由項目經理或指定的專人負責領導數據小組的工作。數據小組的職責是分析數據准備的范圍,建立ERP編碼體系,組織必要的培訓,製作數據搜集表格模板,監督數據收集質量,並負責數據的最終導入和使用。在工作執行上,數據小組要根據ERP項目的實施進度,制定基礎數據整理的時間表,安排好小組成員的分工,並定期召開小組會議,溝通問題,推進工作。 2.數據整理自下而上、先易後難。 任何工作都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數據整理概莫能外。ERP基礎數據整理一般應遵循先易後難的工作次序,容易整理的公共數據先行整理,需要多次求精的局部數據後行整理。靜態數據相對固定,且花費時間長,可以先開始整理,動態數據在系統切換前整理即可。 第一手資料和數據保存在生產第一線,要將這些散亂的數據加以收集整理,很大程度上必須依賴企業的基層人員。因此,編碼小組應該在與一線人員充分溝通交流的基礎上設計出他們能夠理解和操作的數據收集表格,系統所需的欄位信息應囊括在表格中,然後下發到各個部門以供基層人員收集、記錄數據之用。 其實在沒上系統前,很多數據雖然存在,但沒有量化,收集的過程通常要根據數據的歷史經驗值統計得出。數據也不會一次就能准確,所以要做好每次版本的更新和管理,數據不能亂而且要越來越精確。基層將數據上報數據小組之前,部門應召集業務骨乾和有經驗的師傅對表格數據逐一討論和檢查,確保沒有遺漏、重復,也沒有過時、失實的數據。 3.把好數據錄入關。 各部門報來的數據不是孤立無關的,數據小組在拿到基層報來的數據後,必須做好各部門人員的溝通與協調工作,綜合平衡後再進行統計匯總。然後,備份電子文檔和紙制文檔,並註明整理人員、完成時間和最後版本,再由專人錄入系統。手工錄入是艱巨而枯燥的重復工作,時間長了容易出錯,可以配合Excel表批量導入,有條件的也可以編寫數據轉換程序實現更快速、更完美的錄入。為保障數據錄入的質量,可以建立相應獎懲制度,一方面可以提高錄入人員的積極性,同時也督促其在錄入的同時進行認真的檢查。 基礎數據整理的工作重點 基礎數據整理工作很繁雜,沒有捷徑,但有方法。對於新上ERP的企業,在千頭萬緒的工作中,如果能夠抓住編碼這一主線,把握好物料主文件、物料清單(BOM)和庫存數據三個重點,就可以提綱挈領、一以貫之。 編碼編碼是為了進行系統識別和檢索而對數據進行唯一的標識。凡是納入系統管理的數據均要對其進行編碼,包括物料編碼、供應商編碼、客戶編碼、庫位編碼、工作中心編碼、計劃員/采購員編碼等。首先確立統一的編碼原則。一個考慮周全、成熟的編碼體系需要結合行業標准和企業特點,並且跨部門反復討論,尤其多聽取基層和系統使用者的意見,確定最終方案。 編碼工作中最重要的是物料編碼。而規范化是准確性的前提,同一物料叫法不同的現象在企業中比較常見,所以在編碼前要先規范物料名稱及描述。物料描述應先描述物料主要屬性,後描述物料次要屬性,基本順序是名稱/型號或規格/尺寸/材料/顏色或表面處理/特殊要求。

⑩ 請詳細總結erp系統上線後需要進行哪些期初基礎准備和系統初始化

由於篇幅原因簡單的說明幾點吧,
1、ERP系統上線初期做人員的組織架構管理,也就是說在線上確定人員的崗位職責
2、基礎產品信息確認,導入等工作
3、財務信息期初數據准備
4、庫存信息期初准備
這些都准備好之後先進行系統初始化,然後就可以導入期初數據了

閱讀全文

與erp系統上線前准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mongodb可視化工具下載 瀏覽:377
word2003設置密碼 瀏覽:966
公司文件如何分類 瀏覽:578
如何關閉手機網路信號強度 瀏覽:252
win7怎麼新建word 瀏覽:60
福州孩子哪裡學編程 瀏覽:703
win10關閉server 瀏覽:980
全民飛機升級波塞 瀏覽:779
如何清洗電池的數據 瀏覽:775
電腦怎麼給iphone傳照片 瀏覽:610
word文檔里的圖片位置錯誤 瀏覽:195
win10360wifi打不開 瀏覽:745
2002電腦系統升級 瀏覽:745
被批評的app有哪些 瀏覽:512
win10如何修改hosts文件 瀏覽:971
iphone的未接來電 瀏覽:134
如何新建一個文件夾word文檔 瀏覽:74
零售商運用了什麼樣的大數據 瀏覽:557
榮耀分身微信清理es文件瀏覽器 瀏覽:682
linux賬戶設置密碼 瀏覽:6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