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於AGX ORIN與FPGA K7實現PCIE高速數據通信/Orin與FPGA高速數據傳輸/XDMA在linux系統使用教程
基於AGX ORIN與FPGA K7實現PCIE高速數據通信/Orin與FPGA高速數據傳輸/XDMA在linux系統使用教程的要點如下:
硬體准備:
軟體與工具:
配置與測試:
操作步驟:
資源獲取:
通過以上步驟,可以實現基於AGX ORIN與FPGA K7的PCIe高速數據通信,確保數據傳輸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㈡ Canoe教程、使用指導02(硬體連接、Canoe工程創建、映射、運行)
Canoe教程及使用指導:
1. 硬體連接 在使用Canoe之前,必須確保硬體設備已經正確連接。硬體連接是Canoe進行實時數據通信的基礎,否則只能進行離線數據查看或虛擬模擬。 連接方式依據具體的硬體設備而定,通常涉及將硬體設備通過數據線連接到電腦的對應介面上。
2. Canoe工程創建 打開Canoe軟體,如果是新安裝的軟體,通常會有一個Demo工程提供,但本教程從頭開始講解,不使用Demo工程。 在創建新工程時,需要選擇CAN通道數量。初始時可以選擇1個或2個通道,通道數量在創建工程後還可以根據需要增加。 創建工程後,Canoe會生成一個基本的工程框架,用於後續的配置和使用。
3. Canoe硬體通道映射 硬體連接完成後,需要在Canoe軟體中選擇對應的硬體通道。例如,如果連接了Canoe的CH1通道,則需要在軟體中選擇CH1。 映射硬體通道是確保Canoe能夠正確識別和使用硬體設備的關鍵步驟。在軟體中選擇正確的通道後,Canoe會自動與硬體設備建立通信。
4. CAN通道配置 選擇好硬體通道後,需要配置CAN通道的具體參數,如CAN控制模式、波特率等。 如果連接的板子支持CANFD,則需要選擇CANFD模式,並配置相應的波特率。波特率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設置,例如500K和2M。 此外,還可以配置CAN控制器的高階參數,如位時間、Tq、采樣點等。這些參數通常對於CAN通訊開發的專業人員來說更為重要,配置不正確可能會導致出現錯誤幀。
5. 運行 當硬體連接、工程創建、硬體通道映射和CAN通道配置都完成後,就可以點擊運行按鈕開始使用Canoe進行通信和數據分析了。 在運行過程中,Canoe會實時顯示通信數據,並允許用戶進行各種分析和處理操作。
以上是Canoe的基本使用流程,包括硬體連接、工程創建、硬體通道映射、CAN通道配置和運行等關鍵步驟。希望這些指導能夠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Canoe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