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從硬碟安裝FREEBSD
1)isoemu(引導ISO鏡像用)
2)虛擬光碟機,用DAEMON Tools
具體步驟:
1: 前提:你的系統已經安裝里windows的操作系統以及可以上網
2: 下載輔助軟體ISOEMU,以及freebsd5.4的5.4-RELEASE-i386-bootonly 只包含啟動文件
5.4-RELEASE-i386-disc1 安裝盤1 5.4-RELEASE-i386-disc2 安裝盤2,這三個安裝文件這里可
以下載ftp: //ftp.freebsdchina.org/pub/FreeBSD/releases/i386/ISO-IMAGES/5.4/
3: 用虛擬光碟機把disc1鏡像文件裡面的5.4-RELEASE文件夾(236MB左右)提取復制到主分區(估
計邏輯分區還不支持,最好是放在你的啟動分區,支持NTFS格式),disc1的packages提取出來放
到5.4-Release,然後虛擬disc2鏡像文件,復制裡面的packages文件夾(500MB左右)到剛才從
disc1復制出來的5.4-RELEASE文件夾裡面,提示文件名相同按覆蓋就是.
4: 修改剛才復制過來的5.4-RELEASE\packages的INDEX文件,用寫字板打開,查找替換目
標"||1"替換成"|"查找"||2"替換成"|",之後保存.
5: 把下載了的isoemu解壓到根分區(不需放在文件夾),即含有boot.ini文件的那個分區(裡面
包含了一個說明文件,詳細說明了各個文件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之後編輯isoemu.ini找
到"isogrub.iso"改為你的啟動鏡像文件名,我這里用"freebsd.iso",保存退出.
6: 把5.4-RELEASE-i386-bootonly啟動鏡像文件復制到安放了isoemu的分區,並改名
為"freebsd.iso"與上面對應
7: 修改boot.ini文件,在下面加入一行c:\ieldr="Load IsoEmu Final SV"
8: 准備功夫完成,現在可以重新啟動機器,選擇啟動load IsoEmu Final SV,isoemu就開始自動
載入freebsd.iso文件讀取啟動信息,接著就是熟悉的引導內核的界面.
下來的步驟相信大家都熟悉,不知道的可以去看看HANDBOOK .你可以選擇從硬碟安裝,如果不想
復制下載那麼多文件或者你是區域網可以選擇從網上安裝,可以省略步驟2,3,只啟動
SYSINSTALL系統安裝程序從其他媒介安裝系統
不會安裝的,可以看看我以前的安裝方法
分區的時候可以按下面的說明來
我經常建立的文件系統的次序是128M的root,1G的swap,128M的
/var/tmp,3G的/usr,其餘的空間留給/home。
典型地,你應該把交換區大小定為2倍的內存大小。如果你沒有很多內存,那樣的話,你將需
要更多的交換區空間。不建議將交換區定在小於256M,當你確定交換區大小的時候,你要考慮
到將來可能要擴充內存。內核的VM(虛擬內存)換頁演算法性能是准對交換區至少是內存大小2倍
的條件進行優化的。配置太小的交換區會導致VM頁面掃描的低效率,當內存擴充後,隨之也會
導致問題。最後在一個有多個SCSI硬碟的大系統上(或者有多個IDE磁碟工作在多個IDE 控制器
上),我們強烈建議在每個驅動器上配置交換分區,每個交換分區的大小應該是幾乎一樣的,
內核能處理任意大小的交換區,但是內部數據結構放大到最大分區的4倍大小。保持交換分區
同樣的大小允許內核優化地將交換空間交叉分布在N個磁碟上。不要擔心這樣做有點過份,交
換區是UNIX的救星,甚至於你雖然通常不用那麼多交換區,在被迫重新啟動之前,它也可以給
你時間去從一個出軌的程序中把系統恢復過來。
怎樣為你的/var分區定大小主要依賴於你將怎樣使用這台機器。這個分區主要存放郵箱,列印
緩沖區和日誌文件。有些人甚至於把/var/log作為一個獨立的分區(但是除非有特別的情況,
這樣做不值得,只會浪費一個分區ID)。如果你這台機器主要用做郵件或列印伺服器,或者運
行一個大訪問量的WEB 伺服器,你應該考慮把這個分區建的更大一點,可能1G或更多。很容易
低估日誌文件的存儲需求。
確定/var/tmp的大小依賴於你將需要怎樣使用你的臨時文件。128M是建議的最小的尺寸。注意
sysinstall將建立一個/tmp目錄,但是通常把/tmp作為/var/tmp的連接是個好注意。為臨時文
件建立一個分區有兩個重要的原因: 首先,它減少了系統崩潰後文件系統損壞的可能性,再就
是減少一個出軌程序填滿[/var]/tmp時影響其他重要子系統(mail,logging等等) 的機會。填
滿[/var]/tmp是經常發生的問題。
在以前/tmp和/var/tmp是不同的東西,但是引入/var(和 /var/tmp)是被程序員引起的大迷惑
,今天的程序間或使用一個或另一個,它們兩者變的沒有區別。所以把它們變成一個臨時目錄
是有道理的.然而,當你處理/tmp時,有一件事情是你不想做的,就是把/tmp駐留在根分區上
,導致根分區被填滿或崩潰後重啟時文件系統損壞.
/usr分區存放大量用於支持系統的文件,子目錄/usr/local存放大量從ports(7)安裝的文件.
如果你不那麼多使用ports,也不將系統源代碼 (/usr/src)存放在機器上,你可以為/usr節省
1G的磁碟空間.相反,如果你安裝大量的ports(特別是窗口管理和Linux模擬)建議你至少2G的
/usr,如果你還要將系統源代碼放在機器上,我們建議你3G的/usr,不要低估所需的空間,它
會慢慢爬起來,讓你大吃一驚.
/home分區存放用戶自己的數據,可以把餘下的空間留給這個分區.
為什麼要分區? 為什麼不建一個大的/分區就行了? 那樣我就不需要考慮分區大小問題。有幾
個原因顯示這不是個好注意。首先,每個分區都有不同的操作特徵,分開它們有利於文件系統
准對這些特徵調整它自己.例如,根和/usr分區主要是讀操作,只有少量的寫,而大量的讀和
寫可以發生在/var在/var/tmp。把小的但是具有更繁忙的寫操作的分區分開,就不會影響讀操
作居多的分區.再就是,把寫操作居多的分區靠近磁碟外側(例如,不是在一個大分區前,而
是分區表後)有利於對你經常需要的分區增加性能。你可能也需要在大分區中的I/O性能,但是
它們是那樣的大以至於把它們移到磁碟外側也不會顯著增加性能,但是把/var移到磁碟外側會
有顯著的不同.
5.4默認使用xorg,而且安裝過程不會提示安裝和設置桌面環境,完成安裝重啟系統,再運行
sysinstall程序進行安裝桌面,也可以通過port來安裝,由你喜歡.另外還要運行xorgcfg -
『貳』 蘋果電腦搜索按哪個鍵
蘋果電腦搜抄索功能的快捷鍵為襲Ctrl+command+空格鍵,具體的操作方法為「
1、在筆記本鍵盤上找到Ctrl+command+空格鍵,並按下。
『叄』 win8顯示文件夾大小
win8顯示文件夾大小(win8顯示文件夾大小怎麼設置)有一天,上頭來了一個活兒:我需要程序計算一個文件夾的大小。
有朋友可能會覺著,這事兒忒簡單,只需要將這個文件夾里的所有文件的大小累加起來不就是文件夾的大小了。
如果它只是這樣簡單就好了。
有很多事情使計算文件夾的大小變得困難,其中一些甚至會令人懷疑」文件夾大小」這個概念是否真正存在。下面我們來看看。
重解析點(Reparse points)
關於重解析點,我們上次提到過這個。 在計算文件夾大小時,是否要遞歸處理重解析點?這取決於你計算文件夾大小的原因。 如果計算文件夾大小,是為了向用戶顯示刪除文件夾後將會釋放多少磁碟空間,那麼是否這樣做,取決於將如何刪除重解析點。
如果計算大小是為了准備進行復制這個文件夾,那麼你可能會這樣做。 或者你可能不這樣做——是否應該僅僅復制重解析點? 如果用戶沒有創建重解析點的許可權怎麼辦? 或者如果目標位置不支持重解析點? 或者如果用戶創建副本是因為他們正在製作備份?
硬鏈接(Hard links)
硬鏈接是同一文件的多個文件夾條目。如果你在計算一個目錄的大小並且你發現電腦了一個硬鏈接,你會計算文件的完整大小嗎?或者你是說硬鏈接的每個條目都承載著文件」權重」的一小部分? (所以如果一個文件有兩個硬鏈接,那麼每個條目都占文件大小的一半。)
在硬鏈接之間劃分文件的「權重」可以避免重復計算(或更高),以便在找到所有硬鏈接時,正確計算文件的總大小。它代表了一個概念,即所有指向文件的硬鏈接「分擔」文件消耗的資源的成本。但是如果你沒有找到所有的硬鏈接怎麼辦?文件大小被低估是正確的嗎?
如果你正在復制一個文件並且你發現它有多個硬鏈接,你會怎麼做?復制操作是否會破壞了副本中的鏈接?你會嘗試重建它們嗎?如果目的地不支持硬鏈接怎麼辦?
壓縮文件(Compressed files)
我說的是文件系統壓縮,而不是像ZIP這樣的外部壓縮演算法。
將目錄中文件的大小相加時,是邏輯大電腦 小還是物理大小相加? 如果你正在計算準備復制的大小,那麼你 可能需要邏輯大小,但如果是計算通過刪除它可以釋放多少磁碟空間,那麼你可能需要物理大小。
但是,如果你正在計算復制並且復制目標支持壓縮,那麼到底要使用物理大小嗎? 現在假設源壓縮演算法和目標壓縮演算法具有可比性。
稀疏文件(Sparse files)
稀疏文件與壓縮文件有同樣的問題。 你想累加的是邏輯大小或物理大小?
簇舍入(Cluster rounding)
即使對於未壓縮的非稀疏文件,你也可能需要考慮磁碟塊的大小。 包含大量小文件的目錄需要的磁碟空間比文件大小的總和還要多。 你想在計算中反映這一點嗎? 如果遍歷了重解析點,則簇大小也可能發生了變化。
備用數據流(Alternate data streams)
備用數據流是文件可以佔用磁碟空間的另一個地方,該空間未反映在其假定的「大小」中。
記錄開銷(Bookkeeping overhead)
總是存在與文件存儲相關的記錄數據。 除了文件夾條目(或多個文件夾)之外,還需要為安全信息以及跟蹤文件內容所在位置的信息分配空間。 對於高度碎片化的文件,此信息可能相當廣泛。 你想把它計入目錄的大小嗎? 如果是這樣,怎麼做?
以上所有問題都沒有單一的答案。 你必須考慮每一個因素,將其應用到你的情況,然後決定你想走哪條路。
(而且復制樹形文件夾的結構更可怕。你用 ACL 做什麼?你也想復制它們嗎?你保留創建日期嗎?這完全取決於你為什麼要復制它。)
總結
希望猿友看完此文後能有所啟發:文件夾里,除了普通的文件,還有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東西。
諸位,請提防提防!
最後
Raymond Chen的《The Old New 電腦Thing》是我非常喜歡的博客之一,裡面有很多關於Windows的小知識,對於廣大Windows平台開發者來說,確實十分有幫助。
本文來自:《Computing the size of a directory is more than just adding file sizes》
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