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雷克海峽歷史
十六世紀初,西班牙佔領南美大陸,為封鎖太平洋航路、斷絕其他國家與亞洲、美洲貿易,他們封鎖了通道,禁止任何他國船隻往來,將太平洋變為私有海域。此時,英國海盜德雷克的販奴船遭遇西班牙攻擊,德雷克逃脫後,轉而成為專門劫掠西班牙商船的海盜。1577年,德雷克在躲避追捕時,偶然發現此海峽,為英國開辟了不需經過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的新航道。自此,此海峽以其發現者英國的弗朗西斯·德雷克命名。
事實上,西班牙與西班牙語國家都不認可德雷克海峽這一名稱。德雷克雖自稱是首位發現這條航道的人,但並未真正穿越這條危險通道。據史載,早在1525年,西班牙航海家荷賽西已發現此航道並親自航行,將海峽命名為Mar de Hoces,可惜這一名稱並未廣泛流傳。
巴拿馬運河投入使用後,德雷克海峽的運輸航道作用逐漸減弱。然而,隨著南極大陸對人類未來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各國對南極的關注與日俱增,紛紛前往進行科學考察與探險。德雷克海峽,作為從南美洲進入南極洲的最近海路,成為眾多國家前往南極科考的必經之地,賦予其新的戰略意義。可以預見,隨著人類對南極大陸科考與開發的深入,德雷克海峽的戰略地位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DrakePassage)以1578年首先到此的英國人名字命名,位於南美南端與南設得蘭群島之間,長300公里,寬900~950公里,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4750米。海峽兩側氣壓差12毫巴,促使南極大陸的乾冷空氣與美洲大陸相對濕暖的氣流南北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