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數據 > 摘星網路技術

摘星網路技術

發布時間:2023-08-28 19:17:52

A. 網路輿情報告的主體和核心內容是什麼

主體在於事件本身

核心內容就是對事件利益雙方的判斷和輿情應對點評以及處理方案的提出

————————通過例子說明問題——————————————

輿情熱點分析

遼寧野長城被砂漿抹平調查結果公布

——————輿情點評部分——————————————————

輿情事件發生後,國家文物局迅速回應媒體,成立事件調查組對事件作深入調查,並及時召開事件的發布會,回應輿論的質疑。調查人員承認工程確實存在三合土「抹平」現象,使用了少量水泥對780米長城段進行修復。通告決定對相關責任人和單位進行嚴肅處理。對於此次工程暴露出的不規范問題,文物局將敦促長城沿線15個省,對所有項目進行排查,避免造成長城文物本體遭到破壞。並計劃實施抽查長城保護的維修項目。

然而,公眾對此次事件還存在著質疑。

其一,文物審批,審核與施工過程中,各路專家、官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按照正常程序,文物修繕應遵循嚴格流程,從報批到施工,要從縣、市、省逐級上報修繕計劃和方案,最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才能按方案進行修繕工程。本來,在這過程中,有很多環節可以發現問題。然而最後卻鬼使神差地審批通過並施工,其中存在的失職問題應該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

其二,地方官員在對野蠻修復古長城問題上的態度讓人失望。據《新京報》報道,遼寧省文物局局長丁輝表示,小河口長城的確是按照方案進行修繕的,整個修繕過程合理合法,工藝沒有問題。但他同時也承認「確實修得不好看」。在媒體和網民紛紛熱議事件,證據確鑿的情況下,當地官員依舊推卸責任。這種態度不能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極其容易引發輿情升級,對當地政府甚至是國家文物局造成不良影響。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一旦在修復的過程中出現差錯,對文物而言可能就是滅頂之災。當地政府和文物保護相關部門一定要吸取此次事件的教訓,在完善文物修復審批制度的同時,及時關注網路輿情,掌握網民動態。不要等到網民曝光事件後,才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閱讀全文

與摘星網路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中常用的傳輸介質 瀏覽:518
文件如何使用 瀏覽:322
同步推密碼找回 瀏覽:865
樂高怎麼才能用電腦編程序 瀏覽:65
本機qq文件為什麼找不到 瀏覽:264
安卓qq空間免升級 瀏覽:490
linux如何刪除模塊驅動程序 瀏覽:193
at89c51c程序 瀏覽:329
怎麼創建word大綱文件 瀏覽:622
裊裊朗誦文件生成器 瀏覽:626
1054件文件是多少gb 瀏覽:371
高州禁養區內能養豬多少頭的文件 瀏覽:927
win8ico文件 瀏覽:949
仁和數控怎麼編程 瀏覽:381
項目文件夾圖片 瀏覽:87
怎麼在東芝電視安裝app 瀏覽:954
plc顯示數字怎麼編程 瀏覽:439
如何辨別假網站 瀏覽:711
寬頻用別人的賬號密碼 瀏覽:556
新app如何佔有市場 瀏覽:4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