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莊子的寓言哲學
逢年過節,中國人都愛說吉祥話,討個口彩,圖個吉利。在眾多吉祥話中,「鵬程萬里」是很受歡迎的,人們用它祝願忙於工作的年輕人仕途順利,前程遠大。不為人知的是鵬程萬里出自《莊子·逍遙游》。一句喜氣的吉祥話,透露出莊子質朴自然的寓言哲學。
莊子,本名莊周(約公元前369年-約公元前286年),字子休,宋國蒙(今安徽亳州市蒙城)人。他曾任宋國漆園吏,相當於國營生漆園園長的職務。楚威王聽說了莊子的名聲,遣使攜金,打算聘其為相,莊子對楚使說:「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由此,留下了「漆園傲吏」的美名。兩晉學者郭璞在《遊仙詩》中,贊曰:「漆園有傲吏,萊氏有逸妻。」
拒絕了高官厚祿的莊子,不久後辭官歸隱,沉浸田園,悉心問道。在社會動盪不安,思想百家爭鳴的戰國時期,面對身心的巨大考驗,莊子通過豐富的想像力,以智慧多變的語言,剖析深刻難懂的哲學思想,使其具有積極的普世價值,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莊子所著的《莊子》,是其道家思想的精華,被譽為「鉗揵九流,括囊百氏」,是中國哲學啟蒙經典著作之一。《莊子》共有五十二篇,現在三十三篇,其中:內篇7章、外篇15章、雜篇11章。《逍遙游》是《莊子·內篇》的首篇,文章想像奇幻怪誕,筆觸尖銳獨到,構思新穎浪漫。
莊子思想卓而不群,才華融會貫通,是當時少有的高端人才。然而,各國攻伐不斷,百姓民不聊生,莊子認為當權者「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自己的才能「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現實與才智的巨大差異,莊子的內心苦悶失落,由此,他直抒胸臆,寫下了《逍遙游》。
鵬,在上古神話中的一種瑞獸,《說文》認為:「鳳飛,群鳥從以萬數,故以為朋黨字。」鵬的體形最大,是萬鳥之王,具有與鳳凰相同的地位,是上古部落的鳥類圖騰之一。《逍遙游》里第一次形象地描繪了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意思是說鵬的背有數千里長,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雲一樣廣大。鵬能「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這就是鵬程萬里的出處了。
莊子善於用寓言闡述自己的思想。在《逍遙游》中,北冥巨鯤,潛游深海,化鵬之後,遨遊九天。與鯤鵬相比,蜩和學鳩顯得微不足道,兩者相差懸殊,而且前者是虛幻的,後者是真實的,文章採用虛實相交的構思,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中「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可見鵬的力量渾厚剛健,而蜩鳩「搶榆枋而止」,鵬甩了蜩鳩好幾條街。蜩鳩對鯤鵬打起嘴炮:「時則不至,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鯤鵬和蜩鳩所處的環境不同,境界自然各異。莊子通過鯤鵬的物化,為後面的人化做好了充足的鋪墊。
接下來,莊子依然採用對比的方式,思路清晰,層層遞進,逐步延伸,從而表達了有所持到無所持的至高境界。莊子認為「一官」、「一鄉」、「一君」、「一國」不過是安於現狀的蜩鳩,宋榮子「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以及列子「御風而行」,堪比縱情海天的鯤鵬。
蜩鳩的生活,無異於坐井觀天,始終受到俗世文化的擺布和控制。鯤鵬藉助客觀條件,蓄勢待機,適時而動,實現「怒而飛」。莊子看來盡管鯤鵬能力出色,憑借的是風和水,依然「有所持」的。在現實中,人生就是舞台,個人的表現始終受到舞台的局限,翩翩起舞,無處可逃。
人的內心只有「無所侍」,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最終實現「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境界。這種境界是莊子追求的理想狀態,體現了儒家「修身」和道家「養心」的高度統一,同時,形成了儒家入世和道家出世的對比反差,表現出莊子「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豪邁氣概。
實際上,《逍遙游》道出了自我、忘我、無我的三種狀態。自我是對環境進行評估後,自身進行的角色定位。鯤生活在北冥,「鵬之徙於南冥」,在充分的客觀條件下,鯤發揮經年累月的積蓄之力,化作了鵬,從量變到質變,是自我的初現。
對個人而言,離不開「知」、「行」、「德」,在這些要素作用下,才能「征一國」,這與老子所說的:「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是相互傳承和聯系的。《逍遙游》中惠子和莊子和對話,借瓠喻人,肯定了人和物之間的聯系,強調了自我價值的實現。
身逢亂世,個人生活沒有幸福感,精神沒有獲得感,不禁產生迷失感,是逆流而上,還是隨波逐流呢?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莊子。他認為:「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莊子的忘我狀態,是思想逐步升華的過程,與儒家的「平天下」思想相互契合。
莊子不但是思考者,也是實踐者。他筆下的宋榮子能夠「定乎內外之分」,內是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外是外界的環境和條件,宋榮子堅持內在的本真,不受外因的影響,逆流而上,這才是忘我的體現。在宋榮子身上,有莊子的影子,雙方都在經受時代的靈魂拷問。
從有所持到無所持,是超越世俗,凌駕約束,高據自由的無我狀態,也是莊子追求的「無己」、「無功」、「無名」的終極逍遙境界。無我不是獨立存在的,它以自我為基礎,由忘我發展而成的。三者不是矛盾體,而是共同體。
莊子在《齊物論》中對無我有深入的闡述,他主張:「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是亦近矣。」這句話是說沒有你,就沒有我,沒什麼我得不到,因為我們離得很近。這句看似情詩的話,其實是莊子對物質和意識的哲學探索。他肯定了物質的第一性,依附於物質的意識是第二性,雙方辯證統一,彼此印證,表述了個體意識存在的價值。
莊子是站在雲端的智者,擺脫了時代的束縛,以哲學寓言的形式,感悟人生,佈道人間。他的思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明代才子徐渭評曰:「莊周輕生死,曠達古無比。」現代學者聞一多在《古典新義》中認為:「中國人的文化上永遠留著莊子的烙印。」在普通人眼中,一句鵬程萬里,足以表達最好的祝願。
『貳』 7部怪誕恐怖片電影,值得N刷
1.《遺傳厄運》
年份:2018
豆瓣評分:7.1
推薦指數:★★★★
爛番茄新鮮度高達100%,被譽為
恐怖升級版《驅魔人》
。
電影劇情非常簡單。
母親過世後
,安妮時常感受到母親揮之不去的存在。
與此同時,
各種異象接二連三地發生在自己兒女的身上。
隨著*的揭露,她開始試圖帶著孩子逃脫家族的險惡宿命。
受「閃靈」影響,這是一部
不靠一驚一乍來嚇人
的恐怖片。
前半部分用了整整1個小時做鋪墊,後1個小時抽絲剝繭。
邪靈、詛咒、招魂、巫術...各種元素玩到飛起。
很久沒看過這么精彩的恐怖電影了,
後半程嚇得一直從指縫觀看。
推薦~
2.《娑婆訶》
年份:2019
豆瓣評分:7.1
推薦指數:★★★★
亞洲和宗教相關的恐怖片不多,能想起來的都是精品。
例如曾經大火的
《雙瞳》和《哭聲》
。
這種類型的電影往往取材於民間,結合宗教傳說。
一半是怪力亂神,一半是善惡爭辯。
這部《婆娑訶》也是如此。
作為韓國宗教恐怖片,
獨特的懸疑氣氛,摻雜了神秘宗教因素
,怪誕驚悚。
燒腦的推理過程更是讓人慾罷不能。
3.《來了》
年份:2018
豆瓣評分:6.9
推薦指數:★★★★★
日本經典恐怖系列。
一對年輕夫婦結婚不久,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兒。
女兒兩歲之後,一股
黑暗力量
入侵這個家庭。
不久之後丈夫慘死。
又過了一年之後妻子慘死,小女兒不知所蹤。
為了對抗這股黑暗力量,沖繩巫女召集了各路人馬,開始了一場極其華麗的
驅魔儀式
。
這部電影繼承了日本恐怖片一貫的畫風,又將日本
特色的驅魔方式
貫穿其中,帶給觀眾出乎意料的視覺沖擊。
重口味也可以玩得這么華麗,愛了愛了!
4.《飢餓站台》
年份:2020
豆瓣評分:7.8
推薦指數:★★★★★
R級重口科幻恐怖片
。
在未來的反烏托邦國度中,囚犯們被關押在
垂直堆疊的牢房
里。
每天,一大桌美食從上往下緩緩降落。
靠近頂層的人吃得飽飽的,而位於底層的人卻時常忍飢挨餓。
在這所監獄里,一切都是為了食物。
如果你不幸被分到底層,只有兩種結果——
吃人或者被吃。
在這部扭曲的社會寓言里,
人類最黑暗、最飢渴的一面
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5.《睡夢醫生》
年份:2019
豆瓣電影:6.9
推薦指數:★★★★
《閃靈》
,一直被認為是好萊塢影史上最經典的驚悚片之一。
沒曾想到,有生之年這部神作竟然會出
續集。
本片依然根據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說改編,
聚焦閃靈里的兒子丹尼
。
在經歷了
可怕的童年時光
後,他已經流浪了幾十年。
長大後的他,在一家養老院工作。
在那裡,他
殘余的「閃靈」之力,
為垂死之人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最終安慰。
最終成了一名
「睡夢醫生」
。
然而,隨著女嬰Abra的誕生和成長,
她的力量比丹尼的還要強大
。
丹尼心中的
惡魔再一次被喚醒......
可能很多朋友會拿本片和原作比較,其實沒有必要。
經典無法復制,但作為一部獨立的恐怖電影,
《睡夢醫生》也非常值得一看。
6.《怪談》
年份:1964
豆瓣評分:8.5
推薦指數:★★★★★
這部1964年版的《怪談》,可以說是日本電影史上一部
不朽的藝術傑作。
電影分為四個故事:
《黑發》《雪女》《無耳芳一的故事》和《茶杯中》。
四個故事各有韻味,把當地特有的文化氛圍體現的淋漓盡致。
雪女中的唯美和凄婉
;黑發中的東瀛傳統女性圖像;
無耳芳一中的能樂、繪卷畫、人體書法;茶碗中里的戲謔敘事...
共同匯集成這部
時長3小時的怪誕之作
。
全片
幽玄寂靜,肅殺凄艷,詭譎離奇,
布景音樂均超一流。
7.《它在身後》
年份:2014
豆瓣評分:6.5
推薦指數:★★★★
反轉不斷、內涵深刻的驚悚恐怖片。
有一種東西,它看不見,摸不著,卻一直潛在你身邊。
它一步步向你走近,不緊不慢,不知不覺,直至讓你死亡。
19歲的女孩潔依,就遭遇了這樣的不幸。
某天,當她和男友外出約會時,卻
遭到了男友極其粗暴的對待
。
原來,一直有一個
看不見的「人」
跟隨著男友。
TA可以變換成任何人的容貌,並以殺死對方為目標。
擺脫TA的方法一個,那就是
通過性,將其轉給其他人
。
本片的隱喻很明顯:
X傳播疾病
。
它像幽靈一樣隨時出現,在你不注意的時候趁機而入。
受害者在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中,最終慘死。
這部電影很有
思考的空間
,作為一部低成本獨立恐怖片,可以說實屬難得。